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其中缘由是什么?
引言
针对1973年的一次军区人事重要调整,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1、为何要进行对调?
2、新疆、成都、昆明这三个军区,为何没有进行调动?
3、这次调整,起到了什么作用?
正文
当时,全国总计有11个大军区,1973年12月22日这一天,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先点名,之后就正式宣布了对调命令,涉及到八个大军区的人事对调安排,具体细节如下:
1、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
2、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
3、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
4、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剩下的三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这三人因为任职的时间都比较短,最长的也才四个来月。因此,这三个军区就没有进行调动,维持原状。
在对调命令下来的十天内,各个军区的司令员,就要去到新的工作岗位,完成对调工作。同时,规定了每个人只能带10人以内的工作人员。
这次重大的对调工作,就这么简单利落的顺利完成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军为何要进行这么一次重大的调整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正如伟人所言那样,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油了。
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地方担任一把手,是很容易培养小势力,失去进取心,安于躺在舒适圈里的。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负面情况,我军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规避,我们来看看一个大军区的基本组织架构。
一个大军区通常设置有这么四个主要部门,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
在部队里,一贯实行的制度是“军政双首长制”,也就是司令和政委的互相搭配、互相牵制。这种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长时间的配合,性格上的不同也会出现失衡。
倘若司令员的性格强势,那就容易出现政委依附司令,对其言听计从,也就失去了牵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倘若在军区出现小势力的抱团依附,这也是伟人所担心出现的一个情况。
这次八大军区的人事调动,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只调动司令员,政委原封不动(本文来自今日头条“怪我胡豆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和搬运)。
一来,不管是政委还是司令员,面对新搭档,都会有一个磨合期,在互相磨合当中会更好的起到牵制作用,有效降低小集团出现的概率。
二来,当时有的军区,政委和司令之间的关系着实不是很好,这样也正好换一个搭档,重新磨合。
不过,话说回来,1973年的这次军区司令员的人事对调,也不是我军的首创,其本质上就是一种“流官制度”,自古就有。
“流官制度”盛行于明清时期,这“流官”所指的是在云贵川,以及两广地区设置的地方官,相对于当地世袭的土官而言,流官是有一定的任期,故而才有了一个“流”字。
在往上推,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采纳了宰相赵普的“更戍法”,就是为了防止将领专权,以三年为期限轮换各地驻防的将军,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到这里,就会出现一个误区,甚至于之前我和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就会把老赵的“更戍法”,和这次军区人事对调进行对比,认为是弊大于利。
这种认知,在我看来,是错误的,也并不了解“更戍法”和“1973年军区对调”这两件事的本质。
老赵家的“更戍法”是一个惯例,常年实行,这弊端肯定是很明显的了,三年的时间,将军和手底下的将领才刚进入熟悉期,就又轮换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常年下来,北宋的将官们都在互相熟悉之间磨日子,这战斗力能高到哪里去。
而“1973年军区对调”并不是一个惯例,而是当时形势所迫,不得不进行对调。
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中苏关系破裂,特别是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中苏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苏联陈兵百万于北方,是一个实打实存在的阴霾和压力。
外部局势已经造成了巨大压力,那咱们内部之间就必须得团结,不能闹出幺蛾子。但是,伟人早就意识到,在军队内部也着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这么两个问题:
1、军区司令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已经出现了小集团;
2、有的军区,政委和司令之间矛盾很大,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开展。
1971年的9月13号,随着林帅所乘飞机的起飞,这件事更坚定了伟人对军区人事调整的想法。
在我看来,1973年的这次军区人事调整,就是打破一汪死水的局面,要搅活这一潭水,散发出新的活力。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和老赵家的“更戍法”,从本质上就不同,并不是一种惯例,而是根据国内外时局,所做出的一次大胆调整。
后记
末了,这次军区人事调整,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实际意义,我借用罗兹曼的话来表述,罗兹曼,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他是这么评价的:
这是有意识地显示文官控制着国家政权。这样,许多司令员便离开了他们工作了20多年并建立了关系网的地区。这一命令是中国地方军事主义走向衰落的主要迹象。这次调动的规模之大表明, 涉及到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传统的势力已经被打破。
罗兹曼的这句话是一针见血,正如伟人所言:人可以指挥枪,枪不可以指挥人。
这次军区调动,也为以后我军高级干部之间的交流制度化,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怪我胡豆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和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