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倨后恭是什么(前倨后恭是什么姿势)
==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前些天福建舰下水,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感慨和回忆。
许多年前的我们,海军装备跟台湾、菲律宾、越南相比都够呛。
于是南海许多岛礁被菲律宾、越南等非法占领,彼时各国极度嚣张,最后还捣鼓出什么“伪国际仲裁”的。
所有的这一切,在辽宁舰下水后,突然就安静了。
在山东舰下水后,该区域国家开始转为“睦邻友好”了,而福建舰下水后,东南亚诸国开始公推中国是亚洲和平的核心维护力量了。
真是应了南开著名教授艾跃进的那句名言: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而那些国家的行为,正好完美地诠释了这个成语——
前倨后恭
。
前倨后恭这一则成语,出自西汉·刘向编订《战国策·秦策一》: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
苏秦曰:“嫂何
前倨而后卑
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这个故事的起源和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拜于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后又自学“太公阴符”,最后挂六国相印,使六国联合抗秦的纵横家苏秦,。
在他未成名时,曾经外出游说了几年,但没有一个国家接受他的纵横术。
当他衣衫褴褛、穷苦潦倒回家时,他的父母、兄嫂、妻子都很鄙视、嫌弃他。父母哭骂他丢人现眼,妻子对他不理不睬,嫂子更是冷嘲热讽,恶言相向,骂他是个好高骛远、游手好闲的人,并断言他永世不出头。
诸侯的冷眼,家人的鄙弃,深深地刺激了苏秦,他总结失败教训,愈加用功。
随后,又得太公《阴符》,刻苦攻读。
融会贯通学成之后,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我的好朋友李冠华跟我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成功时,美誉过其实,你甘之如饴,泰然受之;失败时,污名也过其实,你百口莫辩,也得泰然处之,这就是人生。
通俗一点说:成功时,享受超过实际的荣誉美名;失败时,就得承受超过实际的污蔑诋毁。
且说那时,苏秦声名鹊起,高官厚禄接踵而来。
他被燕文公拜为相国,又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挂宰相印,并赐兵车百辆,锦缎千匹,黄金二十万两。
接着,苏秦又动身赴楚国游说。
路经过洛阳老家,父母亲得知消息,立即打扫院落,摆酒设宴,并到三十里外的城郊笑脸相迎。
妻子恭敬有加、兄弟低眉顺目,嫂子更加向他跪拜,忏悔当初自己有眼无珠。
苏秦见了,踌躇满志地笑问:“嫂子为什么从前那样傲慢自大,而今天却又这样卑微谦恭呢?”
他的嫂子被他这么一问,真是又愧又怕,便连连口头求饶,战战兢兢地说:“因为小叔如今位高权重、腰缠万贯啊。”
苏秦不禁感慨世态炎凉:“贫贱之时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时亲戚诚惶诚恐、争相巴结逢迎。唉,这该死的贵贱贫富啊!”
说道这里,突然想起后世的一个故事,更加完美地阐释了前倨后恭这个成语。
传说京城有个著名的绸缎庄,里面有个厉害的掌柜兼首席师傅,但凡讲究的官员,定制官服都会找上门,据说这里做衣服特别合身。
其他人就不解了,做衣服合身很难吗?但是人家就是这么受到追捧。
于是其他绸缎庄纷纷打听,这位师傅自然不说,看家本领嘛。
不说别人,就连自己的东家也好奇,非常感兴趣地一再追问。
几番委婉推辞之后,掌柜的自然不好一再驳了东家的面子,毕竟老板不能太开罪嘛,得了东家的保密承诺,便告诉了他。
这京师的官场自然人物形形色色,仕途起起落落。
上门来定制官服的官员,掌柜的总会跟官员或者管家详细打听。
如果是新科进士,或是突然得到超擢录用的官员,或是外放官员,掌柜的就安排官服前襟长于后襟。
为什么?春风得意者,总是踌躇满志、昂首挺胸;外放地方官,自然举止之间,顾盼自雄,这胸一挺,前后襟自然齐平了。
如果是混迹多年,了然官场险恶者;或是仕途受挫,连遭贬谪者;或是久处边陲,初入京城者,掌柜的就安排官服后襟长于前襟。
为什么?久浸官场者,知人厉害;仕途受挫者,躬身含腰;初入京城者,唯唯诺诺,这腰一弯,前后襟又齐平了。
那前后襟一样长度的,是给谁做的呢?
给那些仕途平稳的官员、久居高位云淡风轻的官员,或是那些看破凡尘俗世的老官员做的,这些人早已练得一身神闲气定,通明透彻,既不挺胸,也不弯腰。
有这种风轻云淡的:
当然,也有这种风轻云淡的:
化用一句易中天的话来说,人生不通透有两种,一种是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另一种是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通透的只有一种,那就是云淡风轻,神闲气定。
祝愿手机屏幕前的您,慧剑禅心,世事洞明,人生可以
不倨也不恭
。
感谢您的仔细阅读,一起感受成语中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
【原创作品】原创不易,期待鼓励!
请顺手
点赞 + 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