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焦点 - 康婷被指涉嫌传销?虚假宣传或成顽疾
事件概述
5月9日,有媒体报道多名网民分享家人或朋友在康婷做营销的经历,并怀疑该公司是以直销名义做传销。康婷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为主的生物科技企业,总部位于天津,全称为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婷”)。该报道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天下午,天津市西青区市场监管局前往康婷核查。5月10日,康婷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核实有关情况。
舆情走势和关键节点
以5月9日~5月16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网民关注度远高于媒体关注度。
图1 “康婷涉嫌传销”事件舆情走势图
第一阶段:媒体报道康婷涉嫌传销,天津市西青区市场监管局核查,舆情直冲顶峰
5月9日,中新经纬客户端发表《又一家天津企业被指涉嫌传销,受害家属:“康婷,还我家人!”》称,福建的肖先生爆料,其妻子因为做康婷要与其离婚。文章还称,康婷有中级、高级和VIP三个档次的加盟方式,加盟费从3220元到32200元不等。
此外,文章指出,在康婷瑞倪维儿系列产品介绍书中,有产品写着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脑中风、抗血栓、防治细胞变异等功能。另外,康婷报备的6家直销网点均位于天津,并不包括福建等地。
当天,澎湃新闻发表《天津康婷被指涉嫌传销,西青区市监局:已派执法稽查人员核查》等称,5月9日下午,天津市西青区市场监管局表示,目前该局工作人员已前往康婷核查。
微博平台上,@新浪财经、@澎湃新闻发布的微博转评量累计近1200人次。网民观点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康婷被查拍手称快;二是希望对其他涉传销的公司进行调查。
此外,媒体还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深挖康婷公司及相关人员。如每经网发文称,康婷公司仅备案登记了4名直销培训人员。市界发表《权健后,又一公司被曝涉嫌传销,背后老板曾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康婷总裁杨琪收获过不少“荣誉”,其中就包括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二是关注康婷涉及的多起传销案件。如北京头条客户端发表《代理商产品多次因传销被判刑 康婷公司何以免责》称,康婷会员曾涉及多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刑,但该公司并未被列为被告,也未担责,该公司在被列为被告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中,也未被判担责。
第二阶段:康婷回应,媒体继续深挖康婷涉传销和产品虚假宣传等问题
5月10日,北京商报网发表《被质疑传销 天津康婷称正在核实有关情况》称,康婷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核实有关情况。
此后,媒体主要关注点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是关注康婷多次卷入传销案。如《北京青年报》刊登《天津康婷涉传销被监管部门调查》称,康婷公司代理商曾卷入多起传销案并被判刑,其中有至少3起系康婷代理商在推广产品中发展下线获利。
二是关注康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如大风号“AI财经社”发表《权健之后又一公司涉传销,旗下128种化妆品,称能治中风起死回生》称,康婷经常宣传的“三清一补”产品(即瑞倪维儿品牌中的复合黑豆粉固体饮料、复合绿茶粉固体饮料和复合葡萄粉固体饮料和甘蓝灵芝胶囊)宣称能减肥祛斑、治疗子宫肌瘤,甚至还能让中风病人重新站起来,但未在直销产品名单中。界面新闻发文称,康汇医院奠基仪式宣传稿提及康婷“干细胞研发已有显著成果”,并称“一滴血84项检查,包括潜伏身体5年以内的癌细胞都可以提前检测出来”。
三是关注康婷经营模式。如腾讯《潜望》发表《权健天狮之后,另外一家天津直销公司康婷“告急”》称,康婷以“直销”的名义,或长期存在“通过拉人头”赚取高额利润的现象。南方都市报客户端发表《天津康婷被指传销背后:涉多起案件,曾给传销组织头目返利数百万》称,在一起传销案件中,康婷公司被证实定期向传销人员返利,返利额超过576万元。
四是关注康婷业绩情况。如澎湃新闻发文称,2013年~2017年,康婷业绩从3.5亿增至36.7亿元,增长近十倍,2017年更是位列天津市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工程”依法纳税百强企业第三。
五是呼吁加大对传销的监管力度。如中国商网发表《对于天津康婷们,监管部门如何撕掉网络传销的“伪装”?》称,希望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二次监管,在给企业颁发直销执照后,仍然要对其销售环节进行监督,以防直销“通行证”变成传销“护身符”。
舆情点评
继天津权健、天狮后,天津康婷再次因涉嫌传销进入公众视线。相对而言,此次事件的舆论关注度并不高,但话题依然较为多元,媒体报道“套路化”,深挖康婷背景、涉嫌传销的历史、产品虚假宣传问题、经营模式等等,将康婷“刨根问底”。从舆情走势来看,事件曝光当日,舆情热度即达最高峰。可见,保健食品、直销等话题依然极易引发舆论关注。
康婷是否涉嫌传销,尚未有权威确切的说法。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在未备案地区直销的违规行为、虚假宣传产品功效等问题恐能坐实。目前,传销与直销的商业边界和商业伦理尚有模糊地带,很多直销企业被舆论“误伤”。但虚假宣传问题则成为“精准打击”的突破口,企业用虚假宣传的方式“淘金”屡试不爽,营销人员也存在虚假宣传的“惯性”,如何解决这一顽疾值得深入研究。
另外,由于保健食品近期负面新闻缠身,导致保健食品被“污名化”,公众无法区分普通食品还是保健食品,很多普通食品的虚假宣传问题也被算作是保健食品的问题,保健食品行业的信任度大幅下跌,受到重挫,亟需正向声音以利于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 《舆情周刊》第163期
新媒体编辑:李易真
统筹策划:刘爽
更多精彩,尽在中国食品药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