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文艺女青年?
每个文艺女青年背后都可能有过类似于小二姐的心路历程。
希望经历了人生波折的姑娘,能认清自己想要的,收获踏实真实的幸福,千万不要在文青道路上,再绕回来。
记昨日书
伏仪 - 记昨日书
文艺片导演张杨,最近被“佛系文艺女青年”摆了一刀。
张导与小二姐约炮后有108天没有联系过她,二姐每天守着佛祖数,尝尽了失去张扬寂寞的痛苦和酸楚。
直到108天,二姐灵光一闪,在自己公众号上写了一篇《张杨导演,我爱你》文章,写尽了二姐对爱情的渴望,对张扬的爱慕。
“
原来我爱你,是从我们不经意间共同爱上的某样事物为它的起点。”
“在我的脑海里,总是出现着与你ML的画面,我无法阻止对你的幻想,于是,我想见你,我特别想见你,想抱你,想亲吻你。”
“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人生初次相识,共入船头与船中。是否,共同携手由船尾跳下江河星辰与大海?”
“我知道你是不婚主义,可是你有老婆与孩子。
”
网友评论一时喧哗,得赞高的评论是:
·张杨现在估计死的心都有了。
·这是我见过最清新脱俗的“老男人骗炮”。
·睡文艺女青年太危险... ...
女文青大约会分为几类。
1
女文青的第一类表现是信佛信道信灵修。
其实不在于信什么,只要是能让自己显得很出淤泥而不染的事情她都信。
仅是北京就有30多万野生的活佛,就是靠她们来滋养的,她们把精神生活看得无比重要,甚至于仅靠精神生活她们都能体会出高潮的味道。
这类女子无公害,因为哪怕是跟一万人上了床,她们也可以在去往西藏的路上完成自我的劝解,觉得这是上天特别的安排。
2
文艺女青年对男人的兴趣要远远超出男人的想象,但是好感主要来源于她自己的想象,而非男人本身。
她们对男人有着强烈的兴趣,虽然很多时候她们外表高傲或者冷淡,其实是由于她们对于爱情这种千百年来催生了无数伟大文学作品,近年来催生了无数流行歌曲,无数网络柔情小文的渴望。
3
第三个文艺女青年的表现是喜欢阅读。比如特别喜欢读冯唐,就是那种不好好说话的文字。
看久了这样的文字,面对个避孕套,她们都能联想到一万只小蝌蚪百舸争流的姿态。
《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她读司各特,爱上了古代的风物,梦中也看到苏格兰乡村的衣柜,卫士的厅堂,走江湖的诗人”。
或者是《等风来》中的程羽蒙,《命中注定》中汤唯饰演的方圆,都市中的女白领,也都有着一颗文艺心和少女心。
4
一切文艺女青年,总是保持纠结别人或纠结自己的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她改变她文艺女青年属性为止。
认识到这个规律之后,我们要做的是,陪她们纠结,让她们更纠结。保持一种舍不得,放不开的距离,会让她们得到那种纠结的状态而文艺起来,会达到两人纠结在一起的终极纠结。
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内省、脑补,有的文艺女青年喜欢把内心的感受和脑补的画面写成文字,不管任何一种感受,她都能洋洋洒洒写出上万字的文章。
文艺只是一种爱好或者是生活方式,文艺只不过把女青年都具有的敏感、细腻、感性等等特性做了相对放大。
所以,文艺女青年也是女青年,总有一天,她们会转变自己的属性,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贤妻良母,或者是勾引小男生的怪阿姨,或者是成熟的事业女性。
那时,当她们回首文艺的岁月,会把之前的一个个悲伤或快乐的感情故事总结为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我们男性也不要为自己的失败而懊恼,因为,我们至少在某个文艺女青年心中的某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里永垂不朽了。
在被一条爆款刷了屏以后,我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姑娘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同时却也好奇——三毛做错了什么了?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近1w字,提及的细节让人看到了更多的是“情爱”而不是“爱情”,而张杨导演的标签,也从“文艺片导演”一项,补充出了“艹粉”、“不婚主义的已婚者”,一边表达思念一边把男神送上了热搜。
“文艺女青年”,其实是个形容词性名词,甚至原本还有些褒义。
她们使人怜爱又令人望而却步;她们不合时宜又紧跟时代;她们怀着爱与恐惧,悲伤与希望,接纳与排斥,理性与感性漫步或狂奔于昼与夜、醒与梦之间。
她们享受生活,憧憬浪漫伟大的爱情,她们外表所流露出的高傲,源于烂入骨髓的自卑;她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幻想,却又活得比谁都现实。
互联网普及之后,文艺青年这个词的门槛一降再降,放过去你如果想被称作文艺青年,起码读书、看电影的量要达到一定的基础,学习本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所以自然也就将不热爱文艺的人隔绝在外。
但是文艺之所以文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作品,而不是因为叛逆、混乱和沉迷。
做一个文艺青年是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学习,而这一切,也不是你鄙视他人,无视社会道德的理由。
最后,我想对女读者说:尽管联系我,我不会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