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性格突变,无情屠杀功臣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大开杀戒的转折点在哪一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最近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如果太子朱标尚在,燕王朱棣根本就不会造反。可是我们看了明史之后,对朱标能不能阻止朱棣造反,也产生了一些怀疑: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您也不看看朱棣身边还有谁,这些人会甘心只做一个藩王的属下吗?
众所周知,大明建国后,功臣宿将迅速腐败,骄横跋扈程度跟元朝贵族有一拼,这其中典型的人物就是朱亮祖和蓝玉。如果不杀朱亮祖与蓝玉,就会有很多人跟风效仿,大明朝政就会迅速糜烂,手握重兵的将军们,也不可能一个反骨仔都没有。
因为功臣太过跋扈,再加上朱元璋的猜忌之心,很多能打的战将都死掉了。朱元璋要杀的绝大多数战将,都不是朱标所能解救得了的,或者朱标也未必想去解救——那些人有取死之道。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脾气确实是很暴戾的,明朝开国功臣的下场确实不太好。
细看明朝史料(不能仅看《明史》,因为八年修成一本书,做了太多假),我们就会发现,明朝功臣的一生,遇到过两个命运转折点,这其实也是明朝历史两次转折:朱元璋从幸福巅峰滑落,功臣宿将随之坠入深渊——这两个转折点跟马皇后与太子朱标密切相关。洪武十五年和二十五年,朱元璋的两次不幸,变成了大明王朝的悲哀。我们甚至可以说,从洪武十年要退休,到洪武二十五年大开杀戒,可能就是朱标马皇后改变了朱元璋的性格。
《明史》记载,对当时实际上的二号实权人物朱标,朱元璋是很溺爱地给面子的:“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洪武十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幸福生活:妻贤子孝,自己想退休
事实上朱元璋早早就有了交权的想法,“(洪武)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老朱先生对太子朱标是百分之一千的信任,从洪武十年开始,刚刚五十岁的朱元璋就有了退居二线的打算,朱元璋下旨让朱标主抓全部军国要务的时候,一定是很骄傲的:“儿子这么优秀,还不让老子早点退休享清福?”
洪武十年的朱元璋是幸福的:儿子在李善长宋濂刘基徐达常遇春耿炳文得教导下,文武全才而又忠孝仁厚,身体也没出什么毛病;四十五岁的马皇后慈眉善目珠圆玉润,颇有菩萨风采。
老朱看着爱妻爱子,心中是充满了温情的,这时候你就是让他杀人,他也懒得动刀:事情都由好儿子朱标先把关,后宫还有马皇后亲自下厨,我乐得清闲。
在任何朝代,立太子或者跟太子关系密切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很多忠臣重臣都因此丢官罢职甚至抄家灭族(如侯君集、寇准、岳飞),但是在朱元璋那里,这种事情并不存在:“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
要是换了其他皇帝,早就把周宗的骨头拿去敲鼓了:老子还没死呢,你就准备另攀高枝了?
但朱元璋不是其他皇帝,我们甚至怀疑,即使太子朱标起兵造反夺位,他也只会老怀大慰:这小子出息了!可是太子府那点兵咋够?十六卫赶紧去帮忙!
朱元璋认为仅有一个带刀舍人给太子当老师是不够的,所以把朝廷重臣一股脑派到东宫讲课(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这是一个极长的名单: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然后是冯宗异、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赵庸、王溥、杨宪、傅瓛、康茂才、张兴祖、顾时、孙兴祖、吴桢、耿炳文、邓愈、汤和、刘基、章溢、文原吉、范显祖……
我们知道的大明开国文武重臣,都在名单之列,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有时候还要亲自言传身教。朱元璋经常带着朱标参观农家院,让他知道民生疾苦(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
朱元璋一开始并没有把功臣当作“棘杖之刺”,他谆谆告诫朱标要仁慈,拿来举例的,也是棘杖:“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
洪武十年的朱元璋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朝堂上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下朝之后,也有妻贤子孝其乐融融。当年的朱元璋肯定是已经萌生了退居二线的念头,否则他也不会下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那时候的朱元璋,其实已经是为太子打工了:啥事儿都由你来做主,拿不准的再问我。
因为所有的事情先由太子拿初步处理意见,所以滥杀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要朱标上报,朱元璋才会知道哪些人该杀,可杀可不杀的,朱标会把报告写得很委婉。
洪武十年,朱元璋虚岁刚刚五十,也算到了知天命之年,他半生征伐戎马倥偬,已经厌倦了刀光剑影,所以特别珍惜拿性命换来的天伦之乐,既然儿子这么出色,他觉得自己可以放下担子歇一歇了。
朱元璋对朱标的信任和亲近,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有一次爷俩吵架(为了太子老师宋濂),太子朱标一气之下跳了河——这当然是吓唬人,太子跳河要是能被淹死,那大明王朝可就真是国中无人了。
众侍卫七手八脚把朱标从膝盖深的水里捞了出来,朱元璋这时候也没了脾气,反而有一种虚惊一场的喜悦:“帝且喜且骂曰:‘痴儿子,我杀人,何预汝耶(跟你有啥关系)?’”
朱元璋选择性地忘记了是自己气得儿子要跳河,接下来就是答谢大家英勇救人,“因遍录救溺者,凡衣履入水者擢三級,解衣舄(鞋子)者皆斬之。”
朱元璋很不讲理,但这种处理方式,也正体现了他对朱标的舐犊情深:“我儿子都跳河了,你们居然还有时间解衣服脱鞋,我儿子的性命,还不如你们的破衣烂鞋?”
虽然朱元璋很不甘心(怒卒未解),气得不见宋濂面,跟马皇后摔了筷子(艴然投箸而起),但最后还是放过了宋濂——杀不杀宋濂不打紧,老婆儿子的面子,必须给。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马皇后和朱标的薨逝而烟消云散了,朱元璋失去了生活乐趣,文臣武将的日子自然也就变得水深火热了。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功臣滑向深渊的第一步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薨逝,那一年,朱元璋五十四周岁,这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丧妻。
读者诸君都知道,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夫妻感情,在历代帝后之间可以排进前五名,要是考虑到朱元璋的阎王脾气,那么马皇后似乎可以称为“天下第一后”,因为只有马皇后的菩萨心肠,能克制朱元璋的阎王脾气。
朱元璋对马皇后,除了爱之外,还有尊敬和愧疚。
众所周知,马皇后还有个外号叫“马大脚”,但要是没有马皇后的一双大脚,朱元璋早就没命了。
据明朝与唐伯虎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李梦阳并称“前七子”的徐祯卿所著《翦勝野聞》记载:“太祖尝为伪汉陈友谅所追,太后负之而逃,太子私绘成画轴。及太后崩,帝惨不乐,愈肆诛虐。”
朱元璋欠着马皇后的救命之恩,而且不止这一次,连《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中也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
忍受着皮肉被烫焦的剧痛,若无其事地骗过看守,把炊饼送到朱元璋被关押的地方,这一幕朱元璋永生难忘:“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
当着满朝文武夸老婆,这种事情也就朱元璋能干出来,但同时也能证明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深情厚谊,我们甚至可以说,朱元璋是最值得尊敬的“耙耳朵皇帝”。
马皇后背朱元璋奔逃的场景,被太子朱标找人画了下来,这幅画比尚方宝剑还管用。又一次朱元璋又跟朱标“打起来了”,朱元璋抓起自己的龙椅扔了过去(这老汉力气真够大),朱标撒腿就跑(朱元璋扔椅子只是虚张声势,根本就没瞄准),老朱先生颤抖着白胡子在后面追,满朝文武揣着手看热闹,这时候就看出那副画的重要性了: “太子走(古人称跑为走),帝追之,太子探怀中所绘图遗于地(够聪明),帝展视之,大恸而止。 ”
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放声大哭,当然不是被儿子气的,他是想起了跟马皇后在一起的峥嵘岁月。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艰险,但也充满了温情。
马皇后薨逝,朱元璋失去了精神寄托,朱标也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大臣失去了保命的最后防线。如果说马皇后是水做的,那么朱元璋就是土做的,土遇到水,就变成了一团软泥:“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马皇后薨逝,朱元璋痛不欲生,僧人宗泐念了四句偈语,这才让朱元璋稍感宽慰:“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如来西去,阎王难制。中年丧妻的朱元璋脾气越来越暴躁,满朝文武迎来了第一个命运转折点,上朝的时候开始察言观色,甚至连皇帝的玉带系得是高还是低,都会引起一片惊慌。
马皇后薨逝,只是功臣们滑向深渊的第一步,还没有到必死无疑的绝境,因为他们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太子朱标。在关键时刻,朱标可以拉他们一把,朱元璋还是肯给朱标面子的。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功臣从此万劫不复
公元1382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那一年朱元璋六十四周岁,这是不折不扣的老年丧子。
这下彻底凉凉了:朱元璋给朱标三分面子,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都会听从马皇后的建议,现在连太子朱标也没了,面对朱元璋眼中的凌厉杀机,满朝文武感到了彻骨奇寒和对为未来的完全绝望,以至于他们每天上朝前都会跟家人诀别,上朝成了“刺秦”:风萧萧兮洗脸水寒,你老公我一去兮,可能不复还……
翻开《明史·太祖本纪》,我们就会发现,随着太子朱标薨逝,功臣宿将也开始纷纷走向了断头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太子朱标薨逝,“八月己未,江夏侯周德兴坐事诛。”
刀抡起来,就收不住了:二十六年二月,凉国公蓝玉以谋反,并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等皆坐诛,会宁侯张温坐蓝玉党诛;二十七年冬十一月乙丑,颍国公傅友德坐事诛;二十八年二月丁卯,宋国公冯胜坐事诛; 三十年六月己酉,驸马都尉欧阳伦有罪赐死。
从上面的记载中我们能看得出来,朱元璋无罪而诛杀功臣中的武将公侯,是从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薨逝开始的——此前杀的朱亮祖,那是明正典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马皇后劝谏下,连真正谋反的朱文正都没被杀,他儿子还被封为藩王。
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朱标的薨逝,让大明开国功臣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等到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大明王朝已经是朝中无大将李景隆挂帅出征了——李景隆这个纨绔子弟,跟朱元璋的四儿子打架,那就是送人头。
朱元璋对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除了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也都很能打,其军事能力甚至可以直追徐达常遇春,即使徐达常遇春尚在,也未必能拿下燕王朱棣,更何况徐达还是燕王朱棣的嫡亲老丈人。
至于有姚广孝辅佐的朱棣能不能打过朱标,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太子朱标尚在,朱棣可能连谋反之心都不会有——仁厚的朱标对弟弟们也是百分之百的关爱和信任,才不会像朱允炆那样搞什么“削藩”。
如果朱棣造反,他连宁王朱权那一关都过不去,就更不要说跟朱标麾下的开国元勋们决战了。朱标不死,朱元璋也不会杀掉蓝玉、傅友德、冯胜,这三个人随便拉出一个,就不是燕王朱棣能对付得了的——他们带领的可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正规军。
结语:朱元璋的悲剧,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剧
朱元璋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这种痛楚,很快就传染或转嫁到了功臣宿将的头上。朱元璋的屠戮功臣和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藩王出身的朱棣居然也学侄子削藩,并且成功了),最显著的恶果有两个:其一,皇族被养成了废物(这一点真不如清朝);其二,武将地位一落千丈,文官开始掌权。
随着马皇后和朱标的薨逝,大明王朝开始偏离了正常轨道。我们细看二十四史就会发现:武将地位的降低,就是王朝没落的开始。唐朝尚武,宋朝崇文,一个大杀四方打得万国来朝,一个富甲天下赔得一干二净,最后连后妃公主都换算成金银,成了给金国的战争赔款。
所以我们可以说,朱元璋的悲剧,是满朝文武的悲剧,更是大明王朝的悲剧。由家而及国,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蝴蝶效应引发了政坛风暴,而这一切,都是从马皇后薨逝开始酝酿,在太子朱标薨逝后达到了巅峰。
掩卷沉思,我们为马皇后和朱标的薨逝感到遗憾,为大明开国功臣的宿命感到悲伤,但是我们不必纠结朱棣能不能打过朱标。笔者有一家之言,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如果朱标尚在,朱棣根本就不会有起兵之心——没有削藩,无须靖难,起兵就是造反,造反也会被迅速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